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學者感念星雲大師 無我精神感動人心

全球宗教

字級

學者感念星雲大師 無我精神感動人心

【人間社 邱雅芳 高雄大樹報導】 2023-05-27
「星雲大師紀念學術論壇-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暨佛陀紀念館十周年新書發布會」,於5月27日和28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國際會議廳舉行。活動除了新書發表會,還有主題演說,並以三本新書《佛陀紀念館十周年圖志》、《人間佛教一佛陀紀念館十周年史志》、《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一新媒體藝術特展》圖錄為論壇主題,廣邀許多知名學者、文化界代表和教育界專家參與。共同探討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思想,並分享對佛陀紀念館十年發展的觀察和見解。

國立故宮博物館院長蕭宗煌分享,分享了星雲大師建立佛光山和佛陀紀念館的特殊機緣、建築設計和舉辦各項活動等方面的篳路藍縷。他指出,佛館基本上擁有現代化博物館所需的所有設施。

蕭宗煌說,根據2022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捷克布拉格會議中提出的新博物館定義,除了傳統的展示、推廣教育、典藏和研究,博物館還承擔更多使命,包括提供專業服務、促進多元性、友善平等和實現永續發展。佛館在各個方面展現出非常傑出的表現,不僅是一個博物館,還舉辦各種學術研討會。因此,它可稱為國內博物館的表率。

國立高雄大學博士林杏子說,活動著重在《佛陀紀念館十周年圖志》發表,從論壇中可以聽到原創團隊的發表,乃至於佛館館長如常法師細膩分享星雲大師的點點滴滴,過去不太容易知道的故事,從活動中再回頭看這些點滴就可以知道,原來前人的胼手胝足,幫後人建立良好的基礎,後人才有辦法享受後面的成果。

林杏子分享參觀「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將科技應用於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的呈現和佛教文化的再現,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到豐富的內容,是很棒的事情。結合宗教、歷史和科技的新視野,對於資訊管理專業背景的人來說,可以看到許多新興科技的發展,重新歸零並結合多種視角來學習。無論是佛法還是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持感念心來學習。讓人受到觸動,是星雲大師的全然利他無私精神,讓每個進來佛光山、佛館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份平等,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並學習到無私奉獻的精神。

谷歌工程師Alex Amies分享,特地來參加是因為多年前參加了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終身榮譽教授路易斯·蘭卡斯特的課程,對佛教海線絲綢之路這個浩瀚的工程產生了興趣。同時,並分享對於佛陀所描述的「無我」的感覺,是觸動內心深處的感動。
12345678910第1 / 252頁
追蹤我們